您好,欢迎访问全国干部教育培训网!

全国干部教育培训网

全国干部教育培训网-新闻中心

第四届智库能力与新型智库建设高级研修班在南开大学开班

2020-12-29 16:52

04

2019-07

855

46

分享

来源:南开大学
       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核心能力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解决新型智库建设理论与实践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2019第四届智库能力与新型智库建设高级研修班”于6月27日-29日在南开大学商学院举办。研修班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主办,《智库理论与实践》编辑部承办,南开大学商学院协办。来自研究机构、高校和企业等领域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修班,围绕新型智库核心能力建设主题展开了专深讲解和互动交流。会议第一天由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智库理论与实践》执行副主编初景利教授和南开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李月琳教授主持。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副主任、《智库理论与实践》主编、刘细文研究员出席并致辞。刘主编指出,经过6年的发展,我国智库已步入一个新的阶段。中国智库是在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的学术思想、学术研究和问题调研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智库建设应树立“智库+”思想,将学术研究思想进一步凝练、发展、凝集到智库的政策和措施上。我们的智库思想多是基于传统范式,基于西方社会问题理论范式提出的,缺乏自主创新。为突破发展困境,我们应树立自主创新理念,完善智库学术理论创新,建立新型学术范式;此外,应从问题导向发展智库,即利用智库学术研究,去解决社会发展中的难题。
 
       南开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李月琳教授出席并致辞。她介绍了南开大学百年的磨难与辉煌,南开大学商学院以及图情档系的发展与成就。李教授谈到,智库建设是服务国家和社会的重要任务,培养具备智库服务意识与能力的人才则是完成这一任务的重要保证,开展和推动智库建设也正好契合了南开大学服务国家的理念。此次研修班的举办,为南开大学百年校庆献上了一份厚礼。李教授倡导大家关注智库建设、传播智库成果、培养智库人才、体现学科社会价值,共同为推动国内智库建设和服务发展贡献力量。
 
       柯平教授围绕高校学者在智库中的作用与角色展开演讲。柯教授指出,高校学者有参与智库的能力,但缺少参与智库的实践,高校学者应把参与实践作为工作的一部分。柯教授以参与《公共图书馆法》立法工作和参与图书馆评价等亲身经历现身说法,说明了高校学者参与政策制定的能力和支撑政策制定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了在参与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困难,如:学者与政府人员在立场方面存在差异、双方的地位和话语权不平等。总的来讲,学者要证明支撑决策的价值,应发挥以下作用与角色:学者的学理保障作用与科学家的角色、学者的第三方作用与批评者角色、学者的主导作用与组织者角色、学者的专家作用与指导者角色、学者的顾问作用与促进者角色、学者的“实用”角色和“批判”角色。
 
       李刚教授指出,目前我国智库的建设路径是实体驱动,即以经费和政策的定向投入,形成一批排他性的智库实体。但要形成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智库,国家更应建立中性的制度体系,形成智库的准入与出清机制。通过市场竞争优胜劣汰,形成真正开放、包容、透明的思想市场。具体来看,建设智库知识体系,应包括三点:第一,建立智库的话语体系,对智库范畴进行深入研究,建立我国自己的智库话语体系,而非直接用西方的概念;第二,建立智库学科体系,包括推动智库知识体系成为一门学科、将智库知识体系嵌入主流社会科学、国家基金加大对智库研究支持、智库学术共同体的构建、智库评价体系的建立等;第三,构建新型智库的制度体系,包括:法律法规体系、政策体系和专业(职业)发展体系。
 
       王文院长总结了我国六年来新型智库的共有经验:①紧跟中央与社会的重大关切:G20、一带一路、大国关系;②研究与传播并重的运营理念:快速研究反应、国内外传播网络;③全维度的关系互动网络:部委、媒体、政要、学界、国际、企业;④相对领先的内部管理机制:社会化招聘。他认为成功的智库要具备以下五要素:①明确的服务定位;②优秀的执行团队;③创新的运营机制;④雄厚的资金实力;⑤恰当的思想产品。同时他还指出,中国智库人目前急待加强三大意识:①问题意识;②时效意识;③家国意识。王院长将六年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整体情况概括为:①新增不少活跃智库,但尚无超时代的建言;②智库办了不少活动,但尚缺高水平的智者;③中国智库品牌初起,但尚缺世界级的影响;④政府高频率用智库,但尚需足够好的互动;⑤智库开始沟通社会,但尚未形成思想美誉。最后,王院长对国内智库发展提出了三点建议:①家国情怀,务实前行;②走向国际,重视运营;③思想为先,引进人才。
 
       高端智库是思想库,思想来自一流人才,高端智库人才是一流人才。一流人才的甄别是困难的,及时准确甄别是否具有创造力绝非易事。一流人才甄选难点在于:①是确定发明创造的程度,普通创新不足以证明其具有“创造力”;②易于做出可重复的评价结果,不因人而异。两个难点的解决方法分别为:①明确发明创造是突破性成果、突破性进展;②采用突破点四要素(突破什么、怎么突破、突破的创见、开辟的新领域)+开放式评价法(包括规范展示、规范确认、规范胜出)。刘益东研究员认为,智库高端人才的特征是具备自己的学术招牌,学术招牌的主要来源有三个:原创突破、系统精深、奇艺绝学。拥有学术招牌是拔尖人才的一大特征,打造自己的学术招牌也是专家学者在知识爆炸时代的明智之举。
 
       李教授指出在智库发展进程中存在以下问题:①知识与信息的不对称,即研究者、决策制定者和领导人知识和信息的不对称;②需求和供给的错位,即所研究的问题和产出的报告并不是领导人所需要的;③角色定位问题,即自我定位的错位,误把自身当作领导代言人;④独立性问题,即智库应该具备独立性,但独立性的表达方式需要思考。李教授认为智库需要专题性智库和持续的积累,需要持续关注和跟踪领导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但是需要有专业化的水平,即需要建设专业化的智库。智库研究人员往往分化为两种,第一种是以公民身份出现的特定观点和立场的辩护者,第二种是以专家身份出现的诚实的代理人,帮助领导人做专业的判断。第二种是应该大力提倡的,诚实代理人可能扩展决策中的政策选择,为解决政治问题和冲突提供新的可能性。
 
       理论创新要回到历史维度,应该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来探讨理论创新问题。在人类社会发展新时代,智库被赋予新使命。方向比方法更重要、方向要引领方法,须站在新时代的高度和全局视野,解决人类发展面临的难题。中国智库担当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沟通平台,应坚持“现实导向、理论前瞻、全球比对、综合研判、发现机会、达成共识、推动改革”的原则。新时代智库建设内在要求“分工”和“集成”,强调多系统性、全局性,不仅要从一个角度来看待问题,还要从不同角度来“融合”和“集成”。智库话语权将成为国际新秩序的焦点。应构建国际新秩序,完善全球智库治理结构,加快推进多元化智库话语权体系建设。构建新秩序的最佳道路是在尊重现有秩序的基础上,通过互利合作,不断完善全球智库合作体系,加强双边合作、强化多边合作机制作用。
 
       王教授从专业情报人员的角度分享了对智库运作核心能力的思考。他认为智库的作用主要在于集智、用智、培智。把专家集中起来,运用专家智慧为决策作支撑,同时注重人才的可持续培养。他指出,智库工作注重信息基础。从国防科技情报领域来看,信息优势带来情报优势,情报优势带来决策优势,而决策优势又带来战役、战术和战场优势。在新时期,必须重新重视情报工作。智库研究活动其实是基于情报的,比如一些涉及国家安全、全球经济、全球科技研究等的课题,都是基于情报工作的智库研究。王教授将智库功能概括为:出对策、出思想、出声音。对于情报机构来讲,“出对策”是情报研究机构的固有传统;“出思想”对于情报研究机构来说不是新奢望;“出声音”是情报研究机构需要解决的新问题。智库建设的评价标准应该基于智库事业目标,体现为:一开言路、二提质量、关键核心、在于能力。
 
       周老师以丰富的实例介绍了智库报告出彩的十个基准。基准一:选准话题。选题要领有:①紧贴形势、关涉全局的宏观战略问题;②中央、省委重要决策与重大部署出台后社会的反映、执行中形成的新探索、出现的新动态及解决办法;③领导和社会关注的大事、要事、难事;④预测、预判、预警话题(很难、但易出彩);⑤既研究地方问题,也研究全局问题;⑥正面为主,建设性话题。基准二:定准站位。基准三:瞄准问题。①扭住事关大局的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的紧迫问题、值得重视的潜在问题;②把握假问题背后的真问题、小问题背后的大问题、看似不可能发生却又的确发生了的怪问题;③敢于揭示决策者未察觉、未重视、未深入的问题;④不小视领导同志正视问题的胸怀。基准四:吃准政策。基准五:摸准动态。基准六:立准结构。基准七:用准比较。基准八:算准数据。基准九:把准新意。基准十:提准政策。
 
       决策的法定程序包括: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分析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几个环节。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评估需要专家参与、需要智库参与,从此意义上来看,智库完全可以在政策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要明确智库的信息权力、知识权力和话语权力。信息被认为是公共政策创新的命脉;治理的透明化提升了智库的信息权力;在协同治理的背景下,智库分享了治理过程中合作性的知识权力和话语权力。钱教授认为,影响力的作用机理是由内而外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影响力的生成还需要在政策研究、政策咨询和政策制定过程中逐步落地,形成政策话语的说服力、影响力和公信力。钱教授总结到: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影响力生成于内部创新能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影响力生成与提升应具有合法性和公信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影响力生成与扩大说到底必然源自其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原则,做到“在实践中求真知,以人民为中心,向决策者说真话”。
 
       欧阳康院长从以下五个方面界定了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第一,国家治理理念时代化;第二,国家治理体系科学化;第三,国家治理技术智能化;第四,国家治理方式合理化;第五,国家治理效能时效化。欧阳院长认为,注重大数据和智能决策的问题,其原因在于:①决策的紧迫需求。传统决策或民主决策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决策者对于智库有需求,需要智库为其提供决策保障。目前紧迫的决策需求与智库自身的实力存在差距。②社会发展问题。中国的问题已经是整体问题,每一个局部问题都牵涉整体,每一个局部决策都涉及中央、涉及全局。对于决策支持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第一,从决策本性看智能支持需要;第二,决策是一种价值选择;第三,决策是一种时间投资;第四,决策是一种智慧的较量。最后,欧阳院长谈到,决策系统中需要智能支持的环节有:①情况的调研;②价值的合理性及其判定;③趋势的分析与识别;④科学方案的比较;⑤风险评估和后果预期;⑥监测体系。
 
       企业智库是由企业创办的具有智库功能的非营利的研究咨询机构,通常以企业字号为智库的字号,不论是否采取企业法人的法律形式。企业智库的法律形式有:内部机构、企业法人、事业法人、社会组织法人。企业智库研究自身的问题主要有三点:与其它类型智库相比,研究成果数量少、质量一般,无专门著作;大多数研究成果只是举例式介绍,真正的案例分析较少,根本没有基于案例的理论性分析和研究;中国智库评价研究中,几乎忽视了企业智库的存在。企业智库的主要功能有:①决策支持:满足企业类服务对象对战略经营决策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方法的需求;②产业创新:围绕国有企业改革、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发展规划、产业技术方向、产业政策制定、重大工程项目等开展决策咨询研究;③咨政建言:满足政府决策部门对专业知识和方法的需求;④公共外交:面向国际组织(尤其是国际专业/标准组织)的公共外交。
 
       6月29日是“2019第四届智库能力与新型智库建设高级研修班”第二个会议日,100余位专家学者相聚南开大学商学院。今天的主题报告由《智库理论与实践》编辑部主任吕青主持,共4位专家就智库高质量发展、智库成果转化、智库核心能力等话题进行了精彩分享。
 
       十八大以来,我国智库建设取得了新进展。李国强研究员从政治、组织保障、转型发展、组织形式、多元化、国际化、价值观、信息化等方面总结了关于智库发展的一系列新特征和新趋势。①政治上,智库建设顶层设计已经基本完成,转向贯彻落地创新发展阶段。②组织保障上,各级党委和政府越来越重视智库建设。③制度上,智库建设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④组织形式上,不断创新丰富。⑤多元化上,趋于形成和完善,形成了一定竞争格局。⑥国际化上,智库逐步走向开放,智库国际化合作进一步加强,智库合作的机制与框架初步显现。⑦价值观上,以国家、人民利益为本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立足国情,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⑧信息化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智库研究。⑨各种机制逐步确立,管理机制、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合作机制、监督机制、智库参与政府决策咨询机制。⑩理论上,随着智库建设的实践形成了“习近平智库观”,这是智库建设的最新最大理论成就。
 
       优秀智库专家素质三要素:①相关的实际工作经历;②与实际工作部门协作紧密程度;③基层实际调研时间占比。智库的圈层结构与高校智库的作用:决策机构与各类智库构成一个圈层结构。内脑具有目的性、阶段性、应急性;外脑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储备性。政策研究与对策研究的关系可描述为:对策研究是政策研究的基础;政策研究是对策研究的延伸;对策研究以政策问题为主要研究取向;对策研究一般要经过政策研究的加工和把关才能进入决策议程;智库与党委政府决策机构需要经过中间环节:政策研究部门和智库管理部门;智库对策研究有效地嵌入政策研究或决策系统,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智库专家与政策研究和实际工作部门对接的路径三部曲:主动对接;有效衔接;良性互动。对接的层面:信息层面,决策咨询信息共建共享;供需层面,决策咨询供需对接对话;过程层面,决策咨询课题协作协同;结果层面,决策咨询成果转化转换;机制层面,智库与政策机构互通互动。
 
       智库成果转化应用是将智库成果通过一定的平台或媒介,进行后续开发、应用和推广,使之能够真正为公共决策部门所用。智库成果转化应用效果体现为:①相关建议被吸纳进政策法规文件;②相关建议被吸纳为政策后推进实施;③相关建议被应用后取得社会实效。杨主任指出,智库成果转化应用尚存在六个方面的问题与难点:①智库成果转化的有效供给不足;②智库成果转化平台和机制缺失;③智库成果转化应用的人才短缺;④智库成果的话语系统不适应决策层;⑤智库成果转化存在政策环境约束;⑥智库产业市场发育不足。提高智库成果转化应用的路径选择包括:探索建立智库成果转化应用的激励机制;搭建智库成果转化应用的开发平台;完善智库成果转化应用的推介机制。对于如何促进中国智库成果转化应用,杨主任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①完善智库成果转化应用制度环境;②发挥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③加强智库与决策部门有效对接的机制建设。
 
       张院长指出,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智库建设的重要论述,增强政治定力。智库要发挥优势补齐短板,增强服务决策能力,包括:①智库工作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②加大对进入决策层的智库成果评价激励力度;③通过山东智库联盟整合省内科研力量。深入实施创新工程,增强制度创新能力:①创新组织管理方式,建立严进严出的准入退出机制;②创新考核机制和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建立以精品成果为主的质量导向机制;③创新经费使用管理方式,形成与绩效考核相对应的创新报偿机制。注重智库平台建设,提升成果传播能力:①建立畅通的成果报送和发布渠道;②通过打造智库交流平台发挥品牌效应;③通过宣传平台建设提升智库学术和社会影响力。创新人才发展机制,增强人才培养能力:①优化政策设计,激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②鼓励基层任职,实现人才多维度培养;③注重知识更新,大力开展人才培训项目。张院长也提到提升智库核心能力建设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及对策有: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地位还不对等;体制机制约束还比较大;各类智库服务决策的针对性还不够强;人才激励机制还不够完善;各科研机构对成果奖励还不平衡;党政部门和智库人员流动“隔离墙”现象亟待破解。
 
       
       此次研修班主题报告十分丰富,包括智库的功能、智库的思想市场、智库的成果、智库的人才、企业智库的作用和地位、智库的影响力、情报工作在智库中的地位、智库报告的撰写、智库的话语体系建设、各类智库在管理运作、智库对于决策支撑的作用等。通过此次研修班我们看到了关于智库建设的深入总结与理性思考,看到了智库人的宝贵经验和贡献。报告专家们将把智库思想总结发表在《智库理论与实践》期刊上,留下这个时代智库建设的烙印。
 
(来源:“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
 

(特别申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dzgbpx@vip.163.com删除。)

互联网+教育

打造全民终身学习新生态

规范+标准

构建规范教育行业标准

资源+服务

提供优质教育资源与服务

评价+监督

打造全民终身学习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