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干部培训中心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哈尔滨工业大学
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哈尔滨工业大学基地

       哈尔滨工业大学(简称哈工大),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若干所大学之一。2009年9月10日,中组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首批全国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名单的通知》(组通字〔2009〕47号)中确定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哈尔滨工业大学基地为首批全国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2012年10月,哈尔滨工业大学被教育部批准列入全国高校“十二五”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2014年7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复哈尔滨工业大学为“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区位优势。哈尔滨工业大学拥有哈尔滨、威海、深圳三个校区,三个校区均有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设置,可满足培训就近就便原则,发挥一校三区的地理位置优势,进行区域互补、错位发展、资源共享、协调联动。

       哈工大本部发挥“航天大校、国防强校、建筑名校”学科优势,依托学校优秀的师资队伍、雄厚的科研实力、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合作关系,拓展大庆铁人纪念馆、731遗址、黑龙江省廉政教育基地等现场教学基地,以党政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为主要对象,提供多层次、高质量的教学内容,助力学员坚定信念、开阔眼界、拓宽思路、增长知识、提高本领,服务社会转型发展需求。

       哈工大威海校区坚持为海洋、智能制造以及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面向政府、部队、学校、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高级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开展高质量、高层次的教育培训服务。在培训中将海洋特色、历史文化特色和城市文化特色与干部教育培训相结合,开设城市文明建设、绿色发展与产业转型、特色小镇、旅游城市发展等特色专题,增置“大数据驱动的智慧服务”、“涉海产业与海洋强国战略”、“新旧动能转换理论解析和实践探索”等       专题课程,拓展了以刘公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郭永怀纪念馆等现场教学基地,并于2017年初成为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五家教学单位之一。

       哈工大深圳校区发挥学科优势突出、研究力量强、国际交流广的特点,凝聚国内外优质资源,立足深圳,辐射港澳、珠三角及国内其他城市,面向政府部门、企业、境外机构积极开展各类培训。现已形成以领导干部培训、企业管理与专业技术培训、国际合作项目培训和非全日制学位教育培训四大模块为核心的培训体系,成功举办了来自全国各地企事业单位不同层次的专题培训,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和智力支持。

       学科优势。基地依托学校强大的学科实力和雄厚的科研水平,为学员开设具有学术内涵的前瞻性、跨学科的课程,在新知识、新技能、新信息等方面能够站在世界的前沿,对于知识的更新、技能的提高和信息的传递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现有9个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6个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在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学校有10个一级学科排名位居全国前五位,其中力学学科排名全国第一。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哈工大共有17个学科位列A类,学科优秀率(A类学科占授权学科的比例)位列全国第六位,A类学科数量位列全国第八位,工科A类数量位列全国第二位。材料科学、工程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环境与生态学、数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农业科学、临床医学、社会科学总论11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材料科学进入全球前1‰行列,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万分之一行列。

       师资优势。组建优秀的教学团队,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是基地培训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汇聚了一支锐意进取、业务精良和作风过硬的师资队伍,学校现有两院院士38人(含共享院士18人),入选国家级教学名师9人。

       专业化优势。基地坚持教学服务精细管理,不断推进培训工作各岗位职责、学员管理制度、项目洽谈流程、接待工作流程、课堂服务流程等标准化、规范化,开发干部教育培训信息化平台,编撰2万余字的《班主任标准化工作手册》,形成7套标准化工作流程和10余个操作文案。在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基础上,完善住宿、餐饮、医疗、体育等资源保障,建设户外素质拓展基地,强化硬件建设。近年来,基地先后为各省市的政府领导干部、企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优质的培训服务,受到了学员的一致好评。

学校概况

       哈尔滨工业大学(简称哈工大),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拥有哈尔滨、威海、深圳三个校区,是一所以理工为主,理、工、管、文、经、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重点大学。

       学校始建于1920年,1951年被确定为全国学习国外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两所样板大学之一,1954年进入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6所高校行列(京外唯一一所),是新中国第一所本科五年制、研究生三年制、毕业生直接被授予工程师称号的理工科大学,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学校于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1999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按照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目标重点建设的9所大学之一,2017年入选“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名单。

       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学校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思想政治工作传统,涌现出一大批全国先进典型,曾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一提三优”工程特别优秀学校等荣誉称号。模范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使命,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形成了“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培育了精神引领、典型引路、品牌带动的思想政治工作传统,涌现出一大批全国先进典型,曾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一提三优”工程特别优秀学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充分发挥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形成了由重点学科、新兴学科和支撑学科构成的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涵盖了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门类。学校现有9个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6个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在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学校有10个一级学科排名位居全国前五位,其中力学学科排名全国第一。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哈工大共有17个学科位列A类,学科优秀率(A类学科占授权学科的比例)位列全国第六位,A类学科数量位列全国第八位,工科A类数量位列全国第二位。材料科学、工程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环境与生态学、数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农业科学、临床医学、社会科学总论11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材料科学进入全球前1‰行列,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万分之一行列。

 

       学校大力弘扬“铭记责任,竭诚奉献的爱国精神;求真务实,崇尚科学的求是精神;海纳百川,协作攻关的团结精神;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奋进精神”的哈工大精神和“铭记国家重托,肩负艰巨使命,扎根东北,艰苦创业,拼搏奉献,把毕生都献给了共和国的工业化事业”的哈工大“八百壮士”精神,建成了一支高素质师资队伍,为学校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础。学校现有两院院士38人(含共享院士18人),入选国家级教学名师9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4人、青年学者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2人,国家自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45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38人(含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4人)、青年拔尖人才18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1人,“973计划”首席科学家12人,创新人才推进计划29人,新世纪优秀人才185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6个、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12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4个;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工信部研究型教学创新团队4个。

       站在新时代新的历史起点上,哈工大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坚定“四个自信”,忠诚履行“四个服务”,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哈工大规格的强校之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组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